新時代新征程,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,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。要深刻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,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。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,進一步為我國工業和信息化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,指引我們要系統性、全要素、有擔當地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,具有很強的政治性、思想性、指導性。
推進新型工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,需要多元主體凝聚共識、共同參與,也需要各方發揮各自所長,為打造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產品貢獻專業力量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,新型工業化建設需要“統籌發展和安全”。從網絡安全“隱形冠軍”企業的角度,我認為,數智和安全是新型工業化的一對翅膀,兩者相輔相成、缺一不可,數智驅動新增長,安全護航保平安。一方面,數智化是新型工業化的效率源泉,數智化帶來新的生產要素,構筑新的組織形態。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,數字技術和現代制造技術相融合帶來了全球競爭新格局,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全面嵌入社會生產運行的各個環節,以數智技術持續突破為主導,融合新能源、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的科技革命帶來制造范式、組織模式和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。為搶占全球產業科技競爭制高點,世界各國均將融合了數字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“智能制造”作為戰略重點加強部署。走好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,要求我們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和數字產業,加速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。以產學研協同為核心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系統,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根本動力。企業要持續強化科技創新,開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并形成重點產品,保持新型工業化的動力與活力。

另一方面,安全是新型工業化的前提和基石,數字安全、網絡安全是新型工業化的一大著力點。從現實情況看,新型工業化過程中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復雜且艱巨。這主要表現在三方面:一是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網絡安全問題數量激增,形勢嚴峻。新型工業化腳步的不斷加快,讓工業領域所面臨的網絡安全、數據安全挑戰越發嚴峻。工業領域所匯聚的數據量大、價值高,并且往往無法承受數據泄露、業務系統癱瘓、生產中斷所帶來的“蝴蝶效應”,這導致工業企業成了網絡攻擊的重災區。近年來,全球范圍內針對工業網絡的攻擊事件頻發,勒索攻擊、數據泄露、高級持續性威脅(APT)等網絡威脅屢見不鮮。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2023年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有超1.8萬家企業遭網絡攻擊,同比增長50.9%。二是處于新型工業化初級階段,工業領域的網絡安全建設跟不上數智化的發展步伐。新型工業化的過程,也是原本封閉的業務系統逐步向外打開的過程,這會讓工業領域的網絡攻擊暴露面激增。在新型工業化初級階段,工業生產設備和工業控制的設計老舊、網絡信任機制過于粗放、缺乏精細化控制的思維,在網絡安全防護方面極易出現資產盤不清、防護不精準、響應不及時等問題,給網絡攻擊者諸多可乘之機,嚴重威脅工業領域的業務和數據安全。去年6月,印度地方洪水監測系統由于沒有及時更新防火墻、安裝殺毒軟件,遭受嚴重的勒索攻擊,全部水文數據被加密并且無法備份,給印度水利行業造成重創。三是實現新型工業化,在建立自主可控的供應鏈與生態體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新型工業化是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展開的,這要求我們在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等方面展開原始創新,尤其是在當下逆全球化回潮、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,要力保產業鏈、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。從奇安信多年來的網絡安全防護經驗來看,目前我國不少工業控制系統還采用國外廠商設備,存在極大的供應鏈風險和漏洞后門風險,是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安全“脆弱點”,亟須完善產業鏈條,筑牢安全防線。這并非某一家企業能夠實現和完成的事情,需要從政府到行業、從學術界到企業的共同努力。
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奮斗目標。為實現這一目標,全社會都應發揮所長,共同努力。科創類民營企業是新型工業化的參與者、建設者,要修煉好創新內功,不斷突破核心技術,真正將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建設落到實處。奇安信作為深耕網絡安全領域的科創類民營企業,以及新型工業化的護航者,將不斷提升網絡安全“硬實力”,為新型工業化的發展保駕護航。推進新型工業化,前景廣闊,責任重大,任務艱巨。我們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,統籌發展與安全兩大主題,開拓創新、擔當作為,匯聚起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強大力量,實現我國新型工業化的“雙輪驅動”,在新征程上再創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新輝煌。
注: 公眾號不以盈利為目的,轉載用于傳遞信息資訊,素材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處的信息、圖片或素材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妥善處理。